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與高??苿搯挝还餐剿餍滦蛷秃嫌耙暯逃瞬排囵B模式
11月23日,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與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和福建省電影劇本創作研究中心在福州聯合主辦了第六屆“青年與影像·電影的跨界與未來”研究生學術會議。
本次會議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高質量發展要求,在青年電影人才的培養上堅持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精神的系列活動之一?;顒訉τ谥腥A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創新辦會、高質量辦會,發揮高等院校、創作單位的教學相長、人才培養在地優勢有著積極的作用。
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秘書長霍華先,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辦公室主任陳雅舟,《當代電影》雜志社編審、《當代動畫》雜志社執行主編林錦爔,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陶冶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張菁教授,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牛鴻英教授,《東南傳播》雜志社主編劉君榮等特邀嘉賓,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吳青青教授、張經武教授、李嵐教授、趙敏教授、葉勤副教授等影視藝術系骨干教師,以及海內外研究生代表參加了開幕式典禮。
開幕式由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科帶頭人劉漢文教授主持。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秘書長霍華先、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吳青青、《東南傳播》雜志社主編劉君榮分別致辭。
△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劉漢文教授主持
△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秘書長霍華先發表致辭
△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吳青青教授發表致辭
△《東南傳播》雜志社劉君榮主編發表致辭
本次研究生學術會議,實現了高校開門學研,社會團體組織深度參與,以及各領域專家和青年學者學術多維互動的效果。會議共收到來自海內外高校,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韓國清州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東南大學、蘭州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等50余所高校碩士和博士生們的論文一百多篇。
會議包含專家主論壇與青年學者分論壇。在專家主論壇上,《當代電影》雜志社編審、《當代動畫》雜志社執行主編林錦爔,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陶冶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張菁教授,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牛鴻英教授,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張經武教授分別就智能時代電影跨界研究、中國電視節目模式演化問題、電影情感認識研究、智能涌現下的電影本體研究、電影之死命題的再思考進行了高質量的學術研討。
△《當代電影》雜志社編審、《當代動畫》雜志社執行主編林錦爔發言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陶冶教授發言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張菁教授發言
△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牛鴻英教授發言
△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張經武教授發言
青年學者分論壇分為八個議題,分別為:電影與人工智能、電影與跨媒介、科幻電影與數字技術、電影與傳統藝術、電影個體與女性主體、電影空間與大眾文化、互動電影與影游融合、電影物質性與觸感美學。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研究生針對主題進行了觀點新銳的發言。青年學者論壇中,每場均設有1位專家學者主持與1位資深專家評議,專家們與青年學者們就各自研究領域進行了充分的對話、映照、交流,完成了深入的學術互動。
為了培養青年學者的學術創新能力,同時為青年學者提供學術與思想交流的平臺,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連續六年舉辦“青年與影像”研究生學術會議,成功探索出與《東南傳播》雜志社等學術期刊雜志加強交流、增進友誼的合作模式,繼續建設注重內涵、名師導航、期刊助陣的高水平學術合作平臺,持續探索影視人才教育新模式。
第 6 屆研究生論壇,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與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與積極展開跨界合作。促進會作為全國青少年影視教育領域的重要平臺與推手,自創立以來始終致力于推進兒童影視教育與文化產業的發展。在面對 AI 技術推陳出新和數字化浪潮的現狀下,促進會和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共同倡導影視教育亟需擁抱多元融合,積極探尋與科技、人文等領域的交匯點,開拓影視教育與藝術的嶄新路徑。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海內外多所高校的優秀研究生青年學者,與會者們在會議上展示了最新的學術成果和創意理念,為中國影視研究與影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視角和啟發。一方面,參與者能夠在這里充分展現自身的研究能力,開闊學術視野、提升學術素養;另一方面,會議也促進了影視教育領域的跨學科融合與研究深化,為中國影視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