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學刊2025年第8期
■聚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4 豐碑與長河:經典抗戰電視劇的記憶塑造與時代價值
/殷樂 馬鳴達
8 數智時代抗戰題材紀錄片的敘事創新與抗戰記憶傳播/高慧敏
12 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日語廣播發端史實考/意如貴 艾紅紅
17 全民族抗戰時期《新華日報》政治動員的思想交鋒機制/王詩茹
22 山東抗日根據地改造戲曲述論/盧忠帥 杜希英
■專論
27 政策推動“微短劇+”賦能千行百業/袁媛 查蘇倩
29 微短劇介入文旅融合的邏輯探究/彭翠 張可心 白樹亮
33 微短劇精品化升級:臺網聯動與多平臺布局的協同效應/盧懿
36 文化共情與價值引領:文化類微短劇的內涵提升策略探討
/聶艷梅 周穎
■討論與思考
40 網絡熱詞對新聞用語的影響研究/艾珂竹
44 廣播電視傳播賦能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范式升級/賈娟娟
48 短視頻傳播大灣區非遺文化實踐研究/陳夢
52 AI如何賦能廣電發展
——以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為例/周萬安
55 傳媒產業智能化轉型路徑初探
——以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為例/劉志強
■紀錄片研究
58 紀錄片《世界遺產漫步》澳門篇的創意表達/魯佳
62 紀錄片《智能時代》敘事特色研究/鄧興興 成毅濤
66 歷史文化題材紀錄片的中國美學建構
——基于對系列紀錄片《中國》的考察/張睿 楊雷
71 中國古典詩詞意境的當代呈現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的三重表意空間建構/張艷 王涵
75 生命敘事視角下紀錄片多模態話語分析
——以《馬背之上》為例/張靜
79 受眾需求導向下網絡紀錄片的創新路徑
——兼評《惟有香如故》/張勁雨 張未
■征文:播音主持理論與實踐研究
83 媒介生態視角下的中國節目主持:
歷史發展、現狀分析與未來趨勢/黃牧
86 融媒時代《新聞聯播》主播的符號重構與生產變革/詹晨林
90 直播交互式AI主持人重構廣播創新生態
——以西湖之聲的探索為例/孫俊明 聶湘蓉 李萌
93 專業化電商主播培養體系探析/周雯雯
97 聚智賦能 共譜新篇
——首屆“播音主持理論與實踐研究”征文活動綜述
/王志 朱丹
99 首屆“播音主持理論與實踐研究”主題征文評選結果揭曉
■節目創新創優
101 深圳廣電《家庭教育大講壇》創新傳播分析/李欣陽 張春朗
105 人工智能賦能文化傳播:春晚《秧BOT》的創新實踐
/屠琦瓊 徐臻
108 芒果TV節目內容創作的精準化與個性化探索/魏娜
112 媒介融合視域下融媒體問政節目的改革與創新
——以揚州為例/周雋 江浩強
115“健康中國”戰略下做好健康類節目路徑研究
——以《健康公開課》《詩詞里的中草藥》為例
/徐悅媛 孫艷香
■交流之窗
118 情緒傳播與熱梗共創:“蘇超”出圈機制研究/張媛
120 總臺2025網絡春晚的視聽表達/王子軒 王哲平
124 文化惠民活動品牌的鍛造路徑
——以“江蘇電視藝術家環省行”為例/黃書亭
128 深化主流媒體系統改革 提升傳播力打造影響力
——揚州城市傳媒融合改革實踐探索與思考/奚小兵
131 邊境民族地區地市級融媒體人才隊伍建設思考
——基于崇左市融媒體中心的實踐探索/鄧卉 黃紹西
■CVB觀察
135 CVB-6月:大屏收視熱度高 《淬火年代》《以法之名》火爆
“蘇超”直播吸睛/王欣悅